
央企退房令8年后 航天科技旗下房企擬撤出參股公司
航天時代置業發展有限公司轉讓北京航天恒潤置業有限公司22.60%股權,標的公司2017年凈利為負1.38萬元。
(原標題:央企“退房令”8年后 航天科技旗下房企擬撤出參股公司)
8月13日,北京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的一則公告顯示,航天時代置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置業)轉讓北京航天恒潤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恒潤)22.60%股權,標的公司2017年凈利為負1.38萬元。
航天置業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以下簡稱航天科技)以及旗下多家成員單位投資組建。此次也不是航天置業第一次轉讓相關房地產資產。早在去年11月,航天置業將旗下全資子公司航天時代置業發展(武漢)有限公司100%股權進行掛牌。相似的一幕曾在其他央企身上發生,今年6月10日,中國航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陜西航天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掛牌出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上述動作距離央企“退房令”已經過去8年多。此前,,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在完成企業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項目等階段性工作后要退出房地產業務,而航天科技并不在16家央企名單之中。
▲圖片來源:東方IC
已注銷或轉讓部分房產公司
北交所信息顯示,德潤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航天置業、北京恒成百利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分別持有航天恒潤59.4%、22.6%和18%的股權。標的轉讓底價為2849.70萬元,價款支付方式為一次性支付,另外兩家股東不放棄行使優先購買權,德潤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擬受讓22.60%股權。此次交易如果完成,意味著航天置業退出航天恒潤。
航天恒潤2017年度審計報告數據顯示,其營業利潤和凈利潤分別為負1.38萬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營業利潤和凈利潤分別為負0.02萬元。
作為航天恒潤的股東之一,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的航天置業則更有看點。航天置業由航天科技及旗下多家成員單位投資組建。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顯示,航天置業成立于2007年,2016年凈利和2017年1~6月的凈利分別為3971萬元和5277萬元。
對于航天置業,航天科技也頗為看好。2008年,航天科技官方網站的一則消息顯示,航天科技高管在一次講話中指出,航天置業是集團公司第四次工作會確定著力發展的專業公司之一,進軍房地產領域對集團公司來說是一種新的挑戰。
航天科技官網2015年2月的一則消息顯示,航天置業成功競得天津生態城內一宗占地約3.8公頃的住宅用地,將用于開發綠色生態住宅項目。
事實上,除了持有航天恒潤22.6%的股份,航天置業旗下還有航天時代置業發展(西安)有限公司、航天時代置業發展(天津)有限公司、天津生態城航天置業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時代天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內蒙古航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多個房地產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權。
不過,上述地產公司中有幾家早在此次股權轉讓前就已經注銷或者轉讓。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7月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顯示,航天時代置業發展(天津)有限公司于2016年12月27日完成注銷。另一方面,由于擬退出當地房地產市場,航天置業于2017年12月21日將航天時代置業發展(武漢)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給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航天科工剛轉讓旗下房產業務
無獨有偶,和航天科技旗下企業航天置業動作頗為相似的一幕也出現在航天科工身上。今年6月10日,北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中國航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陜西航天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陜西航天房地產公司)100%股權準備掛牌出讓。中國航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為央企航天科工集團旗下的大型綜合建筑企業。此外,航天科工集團旗下不少房地產開發業務公司均已進行了調整和注銷。
值得注意的是,央企“退房令”發布距離上述兩家央企近日轉讓房地產資產股權事項已經過去8年多。始于2010年3月的央企“退房令”一度受到業界關注。彼時,,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在完成企業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項目等階段性工作后要退出房地產業務。航天科工和航天科技并不在16家央企名單之中。
不過,“退房令”的效果似乎未達預期。早在2012年,,航天科工等27家非房地產主業的央企在2011年就退出了房地產項目,未完成房地產項目退出的央企僅有51家。
然而,同年,據《中國房地產報》報道,“3·18限退令”后航天科工仍成立房地產公司進行地產開發,,仍有不少樓盤在熱銷和規劃中。2015年,航天科工才開始了徹底的整改,截至2015年12月18日,其6家三級企業全面退出了房地產業。
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的動作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近年來央企“退房令”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未能及時開放相關房地產資源,導致資產閑置的問題和融資成本的增加。此外,退出房地產業務,也能釋放一定現金流,獲得一定收益。
深圳瑞誠董事長王大國則對記者分析稱,上述情況的出現有幾種可能:一是現在轉讓的房企手上基本無地,也無意再競拍拿地,;二是房地產價格已經在高位,拿地開發風險大,利潤小,其無意再同大房企競爭;三是在目前嚴格的調控趨勢下,央企順勢而為。
(實習生潘昌昀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新聞
-
北京部分銀行調整首套房房貸利率 最高上調30%
北京首套房個人按揭貸款利率日前創下新高。
-
起底天津個別樓盤買房落戶騙局:購房者可能房財兩空
“70年大產權可落戶”“獲天津藍印,成天津業主”,《法制晚報》記者注意到,近日在北京多地出現打著“落戶”幌子的售房廣告。
-
百城房價連續9個月破1.2萬元 環京4城房價跌幅超20%
橫向對比看,一線城市同比增幅最高點出現在2016年9月份,這恰是“930新政”出臺的時候,隨后此類城市房價同比增幅曲線開始收窄。
-
從“88房改”到“房改新政”:深圳房改的全國經驗
真正的房改成果,出在深圳。
-
摸底十年宅地供應,供地制度面臨重大變革
住建部近日下發通知要求,房地產市場熱點城市要積極探索推動供地主體多元化,在權屬不變、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的情況下,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國有土地可作為租賃住房用地
-
無錫7宗地塊收金超100億 萬科、龍湖、綠地等均落子
江蘇無錫拍賣7宗地塊,其中包括2宗純宅地和5宗商住地,總成交價達100.65億元,萬科、龍湖、綠地等房企均落子。
-
富士康與萬科達成協議 廠區附近一項目部分房源6折租給員工
日前,富士康通過深圳龍華人才安居公司與萬科達成協議,富士康深圳龍華廠區附近的萬科崗頭新圍仔城中村改造項目,將有部分房源作為人才安居房提供給富士康員工。
-
碧桂園底價7.47億元競得浙江湖州南潯一宗宅地
碧桂園旗下的湖州碧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底價7.47億元競得該地塊,樓面價4974元/平米。
-
“房住不炒”! 年內各地出臺樓市調控措施超80次
-
專家:房子變得不值錢 恐怕還得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