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天橋、騰訊、吳文輝、譚群釗和盛大的這些年
“快十年了,我們很多人心里是憋著一股氣的。”在美國盛大公司辦公室里,作為盛大游戲第一代產品經理的叢真,終于有機會當面對陳天橋表達了遺憾,“如果盛大沒了,我們的那段青春就沒了,我們本來是中國最有前途的互聯網公司”。
青春最終沒有散場,卻是以另外一種方式開始。
繼盛大文學后,盛大第二次迎來中國互聯網的白蓮花騰訊(00700)。2月8日,盛大游戲正式宣布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騰訊以30億元入股盛大游戲。但與3年前50億買入盛大文學而舉世側目相比,此次騰訊的入股并未激起太大的浪花,因為盛大帝國如今已“支離破碎”,而盛大游戲再也不是曾經的SDG。
由騰訊接手的盛大文學,如今已結出閱文集團這一顆“果實”,業界紛紛猜測,在騰訊30億元入賬后,盛大游戲將加速回歸A股的步伐,甚或是赴港IPO。
陳天橋曾播下的“種子”,如今都在茁壯成長。
2012年3月25日,吳文輝心灰意冷地遞交了辭呈,離開了一手創辦的起點中文網,陳天橋和侯小強聯手把他打了個落花流水。5年后,盛大沒讓他實現的上市夢在閱文集團(00772)實現了,盛大文學又回到了吳文輝的手上。
前盛大游戲CEO譚群釗隨后也步了吳文輝的后塵。不同的是,譚群釗在離開盛大后再也沒碰過游戲。在盛大游戲被外界質疑聲最高的時候,曾有老將心痛,“我和幾個前盛大高管說,不行我們找錢把盛大游戲MBO了,盛大游戲不能交到不好的人手里”。現在盛大游戲也有了新的股東,陳天橋給出評價,“我不得不承認,如果說我是這個世界上最愛這個企業的人,那么盛大現在的股東,可能是一個僅次于陳天橋愛這家企業的人”。
而離開盛大的一眾“盛斗士們”,如今各奔天涯,卻多數卻成為中國互聯網的中流砥柱。陳天橋曾把中國最好的300個開發人才全都籠絡到盛大創新院,后來從中跑出了50多家創業公司,許式偉的七牛云存儲、季昕華的Ucloud、黃偉的云知聲等,都是把盛大創新院的項目拿出來繼續往前做。
此外,盛大還孕育出了第一批互聯網人,如阿里巴巴CEO張勇、創業黑馬(300688)創始人牛文文……面對這一切,作為盛大的“皇 帝”,陳天橋已然平和:“我從來沒有離開,也從來沒有后悔”。
身為中國市值最大的互聯網企業,騰訊同時是互聯網創新的標桿,但如果作為對比,騰訊現在做的很多業務盛大早就踐行過,但擅長資本運作的陳天橋,卻沒能把由資本串起來的公司相融合。陳天橋的短板卻是馬化騰的長板,如今,盛大的“果實”交到后者的手里也再合適不過。
身為佛教徒,陳天橋現在將所有的身心都放在投資事業上,特別是腦科學的研究上。很多離開的老盛大人對此不理解,但他們卻說,“只要陳天橋再振臂一呼要做些東西,無論什么,我們就回去”。
盛大帝國的縮影
陳天橋最后一次約見新浪的副主編侯小強時,單刀直入問他:“有沒有興趣來盛大?”
在侯小強點頭的那一刻,吳文輝生命中一位重要的對手出現了。
2004年,創辦起點中文網的“網絡文學教父”吳文輝,及“中國首富”陳天橋在二者事業巔峰處相遇。10月,陳天橋以200萬美元的價格拿下起點,吳文輝出任盛大文學總裁,成為盛大帝國的一方諸侯。
將起點納入麾下的兩年后,盛大宣布起點日最高瀏覽量已突破1億人次,陳天橋一鼓作氣將紅袖添香網、晉江原創網和榕樹下等相繼收購,文學版圖的雛形已呈現。2008年7月4日,盛大文學成立,吳文輝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盛大文學CEO的候選人。
在陳天橋眼里,起點是整個盛大文學的“頂梁柱”,吳文輝上任盛大文學CEO似乎已成為板上釘釘的事,可是在這個時候,侯小強出現了。
侯小強是陳天橋“三顧茅廬”請來的,后者在盛大的發布會上宣布,把盛大文學交給侯小強,“他是主人,他是首席執行官”。
“侯小強也許從0做到10未必最好,但從10做到100,我看不出誰比他更強”,在陳天橋看來,吳文輝多少有些草莽出身。吳文輝也承認,“我不擅長對外、公關、媒體、主流化這些東西,集團說要找個人幫我,我就欣然接受,覺得很好”。
但在多年后的一個下午,吳文輝回憶著與陳天橋和侯小強的權力戰時,低聲說,“我和侯小強就像油和水一樣,沒有調和在一起的可能性”。
據艾瑞 數據 ,2011年時,盛大文學旗下網站占據超過70%的市場份額,其中起點中文網獨占43.8%。后者造血能力也很好:2012年,盛大文學營收10.8億元,起點營收3.6億元;盛大文學全年盈利略超1億元,起點盈利約7000萬元。
漂亮的財務數據也無法掩蓋盛大文學內部的混戰,權力與意見的割裂將吳文輝和侯小強推向了對立面。接下來,盛大文學兩次闖關IPO的失敗壓到了吳文輝背上最后一根稻草,他決定從陳天橋手中要回起點。2012年年底,吳文輝向陳天橋提出了起點MBO(管理者收購)計劃,開價在4~5億美元,但后者拒絕了,并把價格提高了一倍,“買起點8億美元,買盛大文學也是8億美元”。
陳天橋深信吳文輝不會答應。“8億美元的價格,我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沒找到買家。與資本打交道,你能強過我嗎?”
有盛大的員工將陳天橋形容為“皇 帝”,而此時陳天橋的權力欲終于展露無遺。曾有媒體評價道,吳文輝向盛大帝國貢獻著巨大的稅收,但帝國卻想在收走糧食的同時,把種子也收走。
2013年3月,吳文輝走了,他沒能從陳天橋手中帶走什么。
離開了盛大后,吳文輝投入了騰訊的懷抱。騰訊不僅給了他騰訊文學的CEO,還在2015年10月用50億買來了盛大文學,把起點重新交回他的手中。時隔5年后,2017年11月8日,吳文輝終于帶著閱文集團敲響了屬于他的上市鐘。
在吳文輝走出盛大的那一年,侯小強也因病離開了陳天橋,他走時發布了一條微博:“我想全球 旅行 ,做義工,在異鄉書店睡著,讓白花花的太陽照耀著我。山谷中的大風,大雪后的星辰,海洋中的漁船,還有陌生人,我為你祝福。我兩手空空,以夢為馬,夜色籠罩,吹來溫暖的風”。
另一個戰場
1999年,陳天橋創立盛大時,陪他走進那套三居室的人里,就有譚群釗。在很長時間里,對于外界來說,譚群釗都是陳天橋身后的隱形人。
譚群釗為了盛大放棄攻讀碩士之時,也不曾想過有朝一日會放棄盛大。
2004年,陳天橋靠著盛大的IPO問鼎中國首富,那時,年度經濟人物榜上掛著的還是郭廣昌和王憲章、、搜狐剛開始做引擎、人們剛學會用百度查閱新聞。
陳天橋曾經在媒體上說,他奉行的價值觀是“大賭、大輸、大贏”。事實也確實如此,其首富之位可以說是“賭”出來的,2001年,陳天橋以全部家當拿下《傳奇》的代理權,為了堅持這個決定,陳天橋不惜和投資人中華網決裂,中華網最終選擇撤資。
在陳天橋的盛大帝國里,少有人能左右他的主意,有人為此總結過說服陳天橋的套路:你首先得不斷影響他,直到有一天讓他覺得:咦,這是他自己想到的主意。
但譚群釗跟隨陳天橋多年,似乎仍然不諳此道,兩人對公司的發展愿景上始終存在差異,但比起吳文輝的決絕“反抗”,譚群釗則選擇對陳天橋默默支持。但不管怎么抉擇,二者最終都殊途同歸。
2009年,陳天橋用其高超的財技將盛大游戲拆分上市,盛大游戲董事長及CEO的職位落在了譚群釗身上。此時的譚群釗可謂名利雙收,也從陳天橋背后的“隱形人”成為沖鋒大將,然而卻碰上了盛大盛極而衰的開始。
同年前的一場大病同時改變了陳天橋和盛大的發展軌跡,從新加坡養病回來的陳天橋決定出售帶給他財富的公司,并全面轉型為投資公司。2011年10月,陳天橋提交了私有化盛大網絡的建議書。
在盛大網絡私有化的過程中,作為盛大的“現金奶牛”,陳天橋要求盛大游戲保持高業績增長,并向母公司盛大網絡私有化提供現金。此重任自然落在盛大游戲CEO譚群釗的身上。
曾有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盛大是陳天橋一個人的盛大,在盛大也只有陳天橋可以充當發動機,陳天橋早已畫好了棋盤,高級職業經理人都必須在這個棋盤中跳舞,否則只有離開。
在陳天橋養病期間,“騰訊第一,網易第二,再無第三”的行業格局隱現,盛大游戲的業績也在連年下滑。面對這一切,陳天橋仿佛毫不為所動,而是一心專注著盛大的轉型,但是,必然要有人為盛大游戲的衰落付出代價。
2012 年 8 月,譚群釗離職。“對不起,我走了。”他在內部信里提到的辭職原因:最近幾個季度公司業績不佳,作為CEO要對此負責。而陳天橋表示,辭職是“非常負責任的態度”。
譚群釗走后,盛大游戲走上了盛大網絡私有化的老路,陳天橋在2014年出售了盛大游戲。此后,盛大游戲陷入了長達3年的股權糾紛,世紀華通(002602)最終成為盛大游戲實際控制股東,合計間接持有盛大游戲90.92%股權。
談及這個過程時,陳天橋說,“我有的時候在想,不是說我愿不愿意賣,而是說過去三年的這種股東之間的糾紛,不斷地讓我回過頭來重新思考,是不是賣錯了。”
這一次,陳天橋又賭贏了。盛大從最早對世紀華通的反對、抵觸,到最后變成了觸動,陳天橋說,“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哪一 個股 東,他能夠如此,無論你說死纏爛打,還是說緊追不舍,并且花三年的時間,冒無數的 風險 ,愿意讓它成為自己的企業。”
回到故事的開頭,騰訊的入股似乎也在印證著陳天橋的這番話。
為什么是騰訊
1999年,在研發虛擬網站的一個夜晚,陳家兄弟倆出門散步。陳天橋突然問到:”我們兩兄弟創業,你覺得賺多少錢算成功?”
陳大年回答:“ 200 萬吧。”
然而13年后,瀕死體驗折磨著兄弟倆,陳天橋和陳大年的身體都出現了問題。30 歲生日后的第三天,陳大年被送進了急救病房。一次在外發病時,他躺在羅山立交橋下,覺得自己馬上要死了;陳天橋情況也很嚴重,每天太陽落山時,他都覺得自己見不到第二天的朝陽了。
從盛大謝幕后,陳天橋套現60億元,這個數字是創業目標的3000倍。在閱文上市前,有人問其是否后悔過,“我從來不想重復我已經做過的事情”,陳天橋說,“我從小到大就沒有自己的照片,我不看過去,我甚至都不看現在,我只看前面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事情”。
有人 評論 :“陳天橋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沒有主持業務的精力,但是把盛大的家產不斷變賣,全世界范圍內做純粹的財務投資。這是他遠離中國互聯網五年之后仍然能揮舞1.15億美元支票的原因。”
自詡善于資本運作的陳天橋,最終沒能把由資本串起來的帝國拼圖所融合,而是由更擅長整合的騰訊接手。
盛大文學是盛大集團的一個縮影,前者就像是一個移民社會。手握眾多原創文學網站,盛大當時在內容領域擁有近乎壟斷性的優勢,但是它缺少能夠將不同內容整合起來的平臺。盛大文學希望實現平臺式運作,這是陳天橋找到侯小強的原因之一。盡管侯小強曾推動了新浪博客的建立,但其打法在盛大文學這個“移民社會”里還是遭遇了水土不服。
難道接手盛大文學的閱文集團就能躲開這些問題嗎?
在閱文集團成立的一年后,其內部也上演了一場高管離職風波,包括瀟湘書院CEO鮑偉康、小說閱讀網CEO劉軍民、紅袖添香CEO孫鵬等人紛紛離職,但這并未給集團帶來大地震。
這可能是這個公司文化的差異點。如果說陳天橋將吳文輝及起點看作一顆螺絲釘,馬化騰則將其看作發動機。
2009年,盛大網絡宣布《星辰變》將為盛視影業投拍的第一部電影。最終,2016年9月,小說作者我吃西紅柿在微博上宣布《星辰變》將被改編成電視劇,由光線傳媒和閱文集團共同負責。
陳天橋想由盛大文化做的東西,吳文輝在閱文完成了。近兩年,多個熱門IP紛紛被影視化和動漫化,閱文涌現了一系列現象級電視劇,如《鬼吹燈》《盜墓筆記》《瑯琊榜》等。據Frost &Sullivan數據,在2016年中國 發行 的網絡文學改編的 娛樂 產品中,20大最高收視率的大電影、電視劇、網劇及動畫中,75%的作品都是基于閱文平臺的文學而開發。
,盛大總裁邱文友卻認為盛大過去幾年出現問題,。吳文輝和譚群釗的離開或許說明了部分問題,但還有沒被看到的原因是“因為陳天橋長期在新加坡,部分高管有點無所適從,覺得好像群龍無首,因此選擇離開”。
正如創業之時無人能讀懂陳天橋,其正在腦科學領域尋找生命的意義也鮮有人看懂,但離職多年的盛大老員工岳弢仍想轉達陳天橋:“ 有朝一日能再聯手,愿再成為陳總核心大將,再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