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石入主華大基因:無限風光在險峰?
原文標題:王石入主華大基因——無限風光在險峰?
前幾天,王石通過朋友圈高調宣布走馬上任華大集團聯席董事長。
對于王石的任命,華大集團稱“將發揮其在經營管理、制度建設、商業運作等方面”的作用。
但是,一個地產大佬跨界高精尖的基因生物科技行業,著實讓外界充滿了疑惑,尤其在目前華大基因正遭遇股價的持續下跌超70%、主營業務之一“無創DNA檢測”面臨爭議、華大集團“地產化”爭議的情況之下。
而王石同樣充滿了槽點,休發妻,迎娶比自己年輕30歲的十八線演員,汶川地震時說萬科捐款最好不要超過十萬,以及和前海人壽姚振華老板的龍虎斗,王石的經歷和人生選擇同樣充滿了各種爭論和非議。
差不多10年前,微軟和諾基亞當時聯手想在智能手機上對抗風頭正勁的蘋果,喬布斯回應笑稱:兩個失敗者聯合,不足為慮。從上市之初,華大基因被寄望于成為生物醫學界的騰訊,但是現在股價下跌超70%,而王石從與姚老板的龍虎斗結果來看,雖然給足了其面子,但是也算是略有不甘心的離開了萬科董事長寶座。空姐并不看好兩者的牽手,兩者牽手,華大“地產化”的傾向也太過于明顯了。
一個快速發展的高科技公司科研投入應該是逐年增加的。但華大基因的科研投入反而在減少。2015年研發費用為1億元左右,2016年研發費用為1.76億元左右,2017年研發費用為1.74億元左右,三年總計才投入4.4億元左右的研發費用。華大基因財報中顯示2015---2017三年資本化研發支出占當期凈利潤的比重分別0.78%、0%、0%,即資本轉化極低。通俗點說是科研成果轉化為收入不理想,甚至為0。
華大基因上市時招股說明書上顯示:目前公司擁有核心技術人員8名,研發人員448名,占員工總數比例分別為0.31%和17.33。本科及以下學歷占比竟然高達72%。這點微不足道的研發費用,怎么能吸引高科技的人才?從2017年研報中可以觀察,華大基因銷售人員人數超過了科研人員,2017年度市場推廣費相比2016年度增加2898萬元左右,占整個銷售費用三層以上,明顯市場營銷支出較大。試問一句,若真有技術含量,有必要花這么多資金用于營銷嗎?一個被寄望為生物醫學界騰訊的公司,重營銷輕科研,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回過頭來在看老王。王石無疑是非常優秀的企業家,在他的帶領下萬科成為了中國最好的房地產企業之一。但是房地產行業和生物醫學行業跨度太大了,做房地產和生物醫學對董事長能力的要求肯定是完全不同的,王石雖然有超強的管理能力和商業眼界,真的能帶領華大基因走向成功嗎?
華大基因和萬科總部同在深圳偏安一隅屬于鹽田區,又多少和地方管理者有一些曖昧的關系,之前還在深圳壩光合作打造國際生物谷,再加上之前華大基因被舉報的在蘇州拿地搞房地產的新聞,王石聯手華大要做什么答案還不明顯嗎?一個被寄予厚望的生物醫學公司,現在開始牽手地產大亨,就算未來能取得營收和市值上的成功,可還符合華大人自己的初心和大家的期望嗎?
王石是一個勇于挑戰的人,生命力充滿了張力,喜歡征服世界各地的高峰。退休游學一段后上演王者歸來,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故事?但如果那座山峰早已經不是當年皎潔的月光勾勒的那座呢?
來源:華訊投資-淘股王 作者:尹暢鷗
本網站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交流學習之目的,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凡出現在本網站的信息,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轉載信息的完整性,如原作者對本網站轉載文章有疑問,請及時聯系本網站,本網站將積極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