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蛋價格觸底上漲 西紅柿炒雞蛋需少放一個蛋? 農副產品分析
中億財經網7月25日訊,6月下旬雞蛋價格經歷一個低谷后,7月中旬開始出現報復性上漲,目前一些地方已突破每斤4元大關,成為春節過后雞蛋價格的最高點。網友戲稱的“火箭蛋”再次來襲了?
雞蛋價格觸底反彈
6月下旬起,雞蛋價格持續走低,7月3日,主產區雞蛋均價降至2.91元/斤,蛋價重回2時代。
卓創資訊分析師張文萍稱,端午節過后雞蛋市場走貨速度減慢,食品企業需求欠佳,加上老雞蛋、小雞蛋走貨均略有難度,生產、流通環節余貨逐漸增多,使得蛋價逐步走低。
但價格“低谷”并沒有持續多長時間,7月10日前后蛋價開始觸底反彈,持續上漲。
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23日雞蛋均價為7.90元/公斤,比上周五上漲1.9個百分點。
天氣變熱、產量下降推動價格上漲
對于雞蛋價格上漲的原因,石家莊養雞協會副會長楊廣平告訴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6月底因天氣轉熱、高溫雨水天氣增多,母雞產蛋量下降,再加上人們對雞蛋的需求量增加,導致蛋價接連上漲。
張文萍也認為,因為氣溫升高,蛋雞產蛋率出現下滑,供應能力下降。
張文萍說,前期蛋價跌至低位后,下游各級經銷商拿貨積極性有所提高。另外,部分地區還存在小碼雞蛋入冷庫的現象,需求好轉后,庫存減少,緩解了走貨壓力,使得價格強勢反彈。
對于養雞戶和雞蛋供應商,雞蛋價格上漲是個好消息。
河南新密市張灣村養雞戶趙德財告訴記者,“雞蛋價格在前期漲了一些,雖然近幾天有點回落,但現在賣出的價格是3.6元/斤,這個價格已超過成本,總體來說還可以?!?
以后只能吃西紅柿西紅柿西紅柿……炒雞蛋了?
對于雞蛋價格上漲,有位網友說,以后在學校只能吃西紅柿、西紅柿、西紅柿、西紅柿、西紅柿炒雞蛋了。
再做西紅柿炒蛋,估計很多人要少放一個雞蛋了。
不過還有網友表示以后吃煎餅果子,終于可以勇敢的加蛋了。
一些網友比較有“先見之明”,趁著超市價格還沒漲,說要搶購雞蛋。
一位大媽告訴記者,“前段時間,雞蛋一斤才3.4元,但沒等幾天就漲到了現在的3.9元。幸虧自己在雞蛋價格便宜的時候屯了一些,根據去年的情況,接下來應該會降,不降的話再貴也得買,實在不行就少吃點?!?
不過,現實情況可能跟上述這位大媽的預期相反。希望這位大媽家里屯的雞蛋能堅持到全年價格最高點之后。
雞蛋價格全年最高點料將到來
楊廣平向記者分析,按照往年的情況,雞蛋價格還要繼續上漲,預計到8月底或者9月上旬才能有所回落。
“學校一般會在9月份開學之前囤積雞蛋,月餅生產廠家也會在中秋節之前提前囤積。”楊光平說,8月份受學生開學等因素影響,價格會持續走高,到達全年最高點,但價格不會太高,應該在預期之內。
卓創資訊分析師鄒曉冬也表示,當前市場整體貨源壓力不大,部分市場還有1-2天余貨,進入伏天后,蛋雞產蛋率下降,個別養殖場蛋雞產蛋率下降了10%左右,短期來看雞蛋供應面不會出現明顯增加。需求上,則隨著8月份雞蛋需求旺季的到來,整體行情持續向好。
在行業人士看來,目前雞蛋價格持續上漲,零售價價格偏高,預計市場還要一段時間消化后價格才會回落。
- 關鍵字:
1.中億財經網(http://www.bjxghh.com/)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中億財經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中億財經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中億財經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期市收評:午后商品期貨普跌 黑色系下挫焦煤領跌大跌近3%
- 銀行理財業務平穩發展 托管產品經理月薪過萬
- 加拿大央行繼續加息幾無懸念 加息最佳時間才是關鍵
- 8.10今日股市漲停板分析:市場繼續呈現震蕩調整 地產板塊全線活躍
- 8月10日今日最新臺幣兌換人民幣匯率牌價(數據)
- 8.10明日最具備投資機會個股一覽
- 8.10今日資金搶入強勢股一覽附強勢股操作
- 8.10今日最新甲醇價格行情走勢 鄭醇上行發力重心小幅回落
- 8月10日今日玉米價格走勢分析:玉米主力后市下行空間有限
- 8月10日今日最新英鎊兌換人民幣匯率牌價(數據)
- 供應階段性趨緊 蛋價繼續拉升
- 中國年內大豆進口有望減少千萬噸 雜粕可替代大豆
- 生豬價格如期走強 養殖估值修復仍可延續
- 河南省2018年洛陽市偃師1-6月份雞蛋價格運行分析及后期預測
- 吉林省上半年豬價環比下跌 預計生豬價格市場有望震蕩上漲
- 雞蛋價格重回“4元時代” 短期內或再走高
- 豬價如期下跌 這次屠企壓價行為能成功嗎
- 拍賣持續 食用油反彈“底氣”不足
- 近期河南省豬肉禽蛋價格呈窄幅震蕩態勢
- 豬價重返成本線 生豬養殖能否苦盡甘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