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LNG進口繼續多元化 自美國進口量驟降至一年新低 能源動態
中億財經網8月9日訊,隨著來自替代市場的液化天然氣(LNG)進口量上升,中國自美國進口的LNG大幅下滑。
路透統計的船運數據顯示,7月美國銷售到中國的LNG降至13萬噸,創一年新低,這個數字也僅為5月近40萬噸的約三分之一。與此同時,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印尼、俄羅斯和巴布亞新幾內亞對中國的LNG供應則增加。
此外,路透在今日報道中援引知情人士稱,中國石油正在與卡塔爾進行深入磋商,計劃通過短期和長期協議購買LNG。截至上周,正在討論的其中一項交易涉及數百萬噸年度供應量,從今年開始直至2022年。卡塔爾是全球最大的LNG生產國。
對外依存度大增
在過去10年中,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快速增長。在2007年消費量超過產量后,中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不斷加大。到了2017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量達235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3%,遠高于天然氣產量的增速。2017年天然氣進口量為926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已達到39%。
不過好在LNG技術的突破使得天然氣貿易擺脫了距離的限制,LNG進口量也已超過管道氣,成為填補國內天然氣需求缺口的主力。受消費需求拉動,LNG進口量快速增長,2017年進口量達到49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9%。
盡管中國LNG對外依存度大增,但在LNG進口上中國對美國的依存度并不高。美國2015年才開始出口LNG,目前中國從美國LNG在中國LNG進口量中的占比僅為約3.9%,在中國天然氣進口總量中的占比則約為2.3%。
不過對于美國而言,中國則是其LNG出口的最重要市場之一。路透統計的數據顯示,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間,中國對美國LNG的購買量占到美全部LNG的14%。
全球供應寬松
全球天然氣資源充足,雖然產量和消費量都持續快速增長,但總體上產量增速快于消費量增速,其最大的表現就是供氣形勢的寬松。這也讓中國進一步降低本來就不高的對美國進口依存度提供了條件。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天然氣產量3.6400萬億立方米,比2007年的2.9475萬億立方米增長了23.49%。但由于消費的增速相對較低,這10年間全球天然氣產量比消費量多增長2.5%。
正是在供給寬松的條件下,LNG技術推動了中國天然氣進口的多元化。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統計顯示,中國的進口LNG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卡塔爾、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其中從澳大利亞的進口量占LNG進口總量的46%。
短期成本攀升
雖然整體上看全球天然氣供應寬松,但今年以來,受國際油價攀升和亞太地區天然氣需求量上漲影響,進口LNG成本持續攀升,帶動國內LNG市場價格上漲。
中宇資訊數據顯示,今年以來,LNG現貨到岸價格最高達到11.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目前維持在1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上下,也高于去年同期近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同比幾乎翻倍。
中國能源報在上月底的報道中援引中海油氣電集團內部知情人士稱,不只現貨,LNG長協進口壓力也很大。“雖然去年LNG市場也有波動,但總體來說是盈利的,而今年以來開始出現虧損。”
- 關鍵字:
1.中億財經網(http://www.bjxghh.com/)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中億財經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中億財經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中億財經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凱安智能2018中報業績營收6.94億 同比增長近五成
- 市場觀察:里拉兌美元暴跌 歐洲央行擔心銀行對土耳其的風險敞口
- 吉川科技2018中報業績營收2554萬 同比增長逾六成
- 廣盛小貸2018中報業績營收568萬 凈利242萬
- 祥龍電力2018中報業績營收7459萬 凈利274萬
- 鼎端裝備2018中報業績營收546萬 同比增長262%
- 華瑞電工2018中報業績凈利303萬 同比增長177%
- 8月10日今日白糖價格走勢 主產區報價保持穩定
- 中藻生物2018中報業績營收445萬 虧損173萬
- 愛上網2018中報業績營收227萬 虧損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