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新能源汽車越來越火,各種品牌各種型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打個滴滴,接單的是新能源車;坐個公交,也是新能源車;路邊還常見一排排新能源“微公交”。雷聲大雨點小地發展了幾年,這次,屬于新能源汽車的時代可能真的要來了。
,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變化。從2011年的8159輛,到2017年的77.7萬輛,其中2015—2017年產銷量位居世界第一,目前保有量占據全球一半,可謂成果卓絕分月來看銷量,奇怪的事情出現了。從2015年1月到2018年7月,新能源汽車都是在一年的年初難賣,年底大賣,循環起落,宛若潮汐。
2017年尤為邪門。?前一年12月,單月銷量達到了10.4萬輛,相關從業者的士氣為之一振。于是在2017年初,:樂觀預測,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80萬輛左右。結果2017年1月,銷量只有0.7萬輛,環比跌去九成多,相關從業者呼吸為之一窒。有人說,按這么賣,80萬輛要賣十年。但在隨后的月份里,銷量又層層噌噌噌漲上去了,最終一年賣了77.7萬輛,還真要摸到80萬的邊。特別是第四季度,整個行業全軍突擊,銷量暴增。以北汽新能源EC系列為例,連續三個月銷量破萬,11月份的單月銷量,比當年1月份全國所有新能源汽車銷量總和的2倍還要多。
憑借最后幾個月的狂飆突進,只在中國大陸銷售的北汽EC系列,拿下了2017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冠軍,甩開第二名特斯拉Model S好大一截。中國市場總是誕生這種“一力降十會”的奇跡。中國汽企憋屈了那么多年,終于要靠新能源車翻身做主人了。那么這樣一款明星車型,2018年的銷量如何呢?奇怪的事情又出現了。2018年5月,EC系列售出12624輛,全球冠軍;6月,售出……3輛?環比下滑99.98%。6月,發生了什么?這些年,都發生了什么?
要理解潮汐般的銷量變化,首先要理解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如果說行業分to C(面向消費者)、to B(面向企業)和to VC(面向風險資本),那么新能源汽車行業,有很大一部分是to S的(面向補貼)。例如最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北京、廣州、深圳等地限定:補貼總額不能超過車價的60%。60%,你說相關車企是在靠誰賺錢呢?今年7月始有這個比例限制,那之前的比例又有多少呢?2016年,全國一共補貼了26.4萬輛新能源汽車,,當時地方補貼配比是1:1,,所以保守估計,兩項加和超過600億。
這還是“新能源車企騙補門”集中曝光的那一年。然后我們再來講講銷量潮汐的原因。這事有一個專門的說法,叫“搶閘銷售”,影響最大的政策閘門有以下幾道——今年6月的就是最近一道。雖然國家一直在補貼新能源汽車,但也清楚一味補貼無法讓行業自立發展,于是,以2016年“騙補門”曝光為契機,2016—2020年開始實施補貼退坡機制。簡而言之,就是越貼越少,不做冤大頭。
補貼新政大都是年初發布,可是在前一年年末,風聲往往早已傳出。一些聞風而動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就趕在舊政策閘門落下之前突擊上牌、賣車。賣車的辦法有許多,比如有很多專做網約車業務的租車公司,一簽就是一大單。甚至有些租車公司,本身就是造車企業的關聯方。等到年初,,眾多車企又開始觀望,地方政府相應的補貼政策如何啊?,頗有一些護犢子的地方政府,不會讓扎根本地的新能源車企太難過。等到年中,地方政策也敲定了,新一年的銷售市場才算正式開始,銷量潮汐就是這么來的。?有人說:“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此語動人,可惜身在潮中的人是改變不了潮水的,改變潮水的永遠是閘門。
不想埋怨車企。
一者,畢竟有一些用心造車的企業,例如蔚來、威馬、小鵬及其合作生產方,雖然入行時間尚短,燒了上百億元,產能總是讓人捉急,但看得出是真想把事做成。
二者,逐利是公司的天性,如果補貼政策有漏洞,被一些車企鉆了空子,很難說一定是違法違規。
2016年,媒體曾曝光一份涉及72家車企的“騙補”名單,最終財政部并沒有一竿子打翻,先懲處了5家,后懲處了7家而已。大都是客車企業而不是乘用車企業,因為那幾家吃相實在太難看了。
三者,車企根據補貼安排生產,未必是想賺利潤,很多是想掙積分。
例如上文提到的北汽新能源,2016年銷售了4128輛EC系列,當年公司凈利潤1.08億元;2017年銷售了78079輛EC系列,當年公司凈利潤未知,但1—10月凈利潤只有0.39億。若說他們大發補貼財,也太冤了。真正驅趕車企的,是2017年9月五部委公布的“雙積分”政策。這套政策解釋起來有些復雜,簡而言之就是生產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太低、汽車平均燃料消耗量太高都會被罰。所以有些新能源低配車型,一是車企為了多掙積分,二是為將來的高端車型練手,趁著有補貼的時候多賣一些,還能勉強收支平衡。難啊,難怪一年里有半年都在觀望風頭。
也不想埋怨補貼政策。
美國、日本、歐洲同樣有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扶持了特斯拉、豐田、日產等企業發展,又促進了環保事業,沒毛病。
那該埋怨誰呢?
最后,還有件“小事”我一直不懂。
歐美推廣新能源汽車,是因為人家電力的來源清潔。
可是中國,電力來源主要是煤啊(火電占比逾60%)。煤是這些能源里,最傳統的,最不清潔的,更無法緩解中國的碳排放現狀。而且受我們的能源結構所限,這一點在短時間內很難改變。
為什么所有人都跳過這個問題,直接認同新能源汽車是先進發展方向?就為了不過分依賴石油?
你看,我真的不明白新能源汽車是個什么生意。
更多 股票 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上一篇: P2P實質利好來了,還能重拾信息嗎?
下一篇: 搶人大戰硝煙未散 多地又鼓勵造人
- 發表評論
-
- 最新評論
-
恒大入局新能源汽車 許家印接盤賈躍亭
剛宣布入局高科技不久,又正式進場新能源 汽車 ,許家印這是鐵了心要當中國版馬斯克。 1、 入主FF鎖定大股東 剛剛,恒大宣布成為FF大股東,正式進場新能源 汽車 賽道! 恒大健康發
2018-06-26 08:48:59 易簡財經 簡小編 -
新能源汽車開啟風口接力模式 6只釹鐵硼股受資金關注
近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熱度持續升溫,在“工信部啟動燃油車退出時間表研究”的利好消息影響下,昨日板塊更呈現井噴之勢。其中,與產業鏈密切相關的稀土永磁板塊昨日亦實現出
2017-09-12 09:47:57 證券日報 -
新能源主題基金誰值得關注?
隨著特斯拉CEO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Model3已經正式開始量產,雖然美股特斯拉持續下挫,但是在A股市場上,新能源汽車再次成為焦點
2017-07-11 16:12:13 基金吧 -
萬億投資兩千萬輛產能規劃 新能源將重構中國汽車產業版圖
根據企業公開信息和各省及各主要城市發改委項目審批公告所做的不完全統計,從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國內共有超過200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項目落地,涉及投資金額為10262億元人民幣
2017-07-07 15:22:36 中國新聞網 -
寧夏嘉澤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7月10日進行網上和網下申購
財經365訊 根據交易所公告,寧夏嘉澤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7月10日進行網上和網下申購。本次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19,371.2341萬股,本次發行僅發行新股,不進行老股轉讓。回撥機制
2017-07-07 15:03:02 中國證券網
本文
“
新能源汽車真的是汽車行業未來發展方向?
”
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
財經365(
)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 美元飆高拖累離岸人民幣今大貶300多點低探6.89
- 將軍 | 美元磨刀霍霍,土雞成泰國第二,A股能否頂住多重壓力?
- 信息消費、5G板塊迎來大機會
- 稱金論道:8.13黃金周初又跌千二,多頭何時走出泥沼?
- 超級牛市來襲 標普指數五月內會飆高12%
- 你中了股票轉現貨的騙局嗎?個股期權倫敦金原油追回虧損..
- 曾莫哲:黃金再次退守,整數關口能否成救命稻草
- 港股收評:恒指收市插430點 舜宇績前挫4%

-
1/ 寶鋼股票價格 最新行情分析走勢圖 46598
-
2/ 啟明星辰股票:利潤大幅增長 研發持續加大 46261
-
3/ 啟明星辰股票怎么樣?公司經營狀況分析 46157
-
4/ 大富科技股票行情個股分析 公司經營分析 46152
-
5/ 中儲股份股票迎巨變 后市操作看這里 46152
-
6/ 京新藥業股票怎么樣?公司制定新目標! 46117
-
7/ 寶鋼股票年報分析 投資要點必看 45887
-
8/ 中儲股份股票:國企改革滯漲股 45761
-
9/ 中原高速股票:中原高速(600020)融資融券信息 45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