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敢把發改委40多人困住6小時 這家公司什么來頭?
敢把發改委40多人困住6小時 這家公司什么來頭?

本著刨根問底,滿足吃瓜群眾好奇心的精神,我們對整個事件的焦點問題進行梳理,看看這美敦力被罰1.185億元冤不冤,這家公司又有多“牛氣”。
1.185億元罰單!美敦力冤不冤?
國家發改委在調查中發現,美敦力(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在心臟血管、恢復性療法和糖尿病業務領域的醫療器械產品中,通過直接固定經銷商的轉售價格、固定經銷商的毛利率間接控制轉售價格、限定經銷商的最低投標價格、限定經銷商轉售到醫院的最低價格等四種方式進行縱向價格壟斷。
對醫療器械產品進行價格壟斷,醫療器械企業們獲得了更多的利潤,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對使用這些醫療器械產品的患者來說,治療成本也就變得異常昂貴。
以進口支架為例,據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出廠價僅為1000元左右,至患者使用環節價格飆升到約3萬元。拋開傳統代理商層層加價的商業模式,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與各經銷商合謀促成價格壟斷,為幕后最大黑手。
一封來自美敦力內部的郵件顯示,“現有一名I型糖尿病患者,在某市兒童醫院住院,經主任推薦想購買一臺712胰島素泵,正在四處詢價,希望各位同事保護價格”。據悉,該郵件大致內容為要求被詢問的所有經銷商不許降價。
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副處長吳東美透露,這樣的內部郵件數量有超過3萬封。所以,國家發改委給美敦力開了1.185億元的罰單,可以說一點都不冤,而且1.185億元也不是隨便開的,是美敦力2015年在中國境內市場涉案產品銷售額的4%。
從“對抗”到接受,美敦力“變臉”快
不知道是不是心虛,在國家發改委對美敦力(上海)管理有限公司進行突擊檢查的時候,美敦力方面不太配合,執法人員竟在美敦力中國總部被困6個多小時!
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處長徐新宇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一開始突襲是不太順利的,我們40多人被美敦力在它中國總部困了6個多小時,9點半進去到下午4點鐘一直就是對抗,就是不太合作。后來我們就依據法律進入它的相關場所和營業場所進行調查,他的負責人就躲在辦公室喝咖啡呢。”
執法人員經過和美敦力公司管理層及美國總部的十幾次溝通,最終該公司才配合調查。但這事一經媒體報道,美敦力方面的態度就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態度立馬就“軟”了下來。
據外媒12月9日報道,美國美敦力總部通過郵件回應BBC中文網采訪表示,接受中國發改委的決定,。
“叫板”發改委,美敦力什么來頭?
作為目前全球醫療器械行業的老大,美敦力這個名字,對于糖尿病患者,它意味著市場占有率頗高的胰島素泵;對于心臟外科醫生,它意味著動脈支架、人工心臟瓣膜等重要醫療器械。
據了解,成立于1949年的美敦力,產品覆蓋心律失常、心衰、血管疾病、心臟瓣膜置換、體外心臟支持、微創心臟手術、惡性及非惡性疼痛、運動失調、糖尿病、胃腸疾病、泌尿系統疾病、脊椎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及五官科手術治療等領域。
2015年,憑借著對柯惠醫療公司499億美元的并購案,美敦力甩開與其并肩的強生、GE、飛利浦、西門子等公司,坐上了全球醫療器械的頭把交椅,2015年營業收入達288.33億美元。
,今年以來,由于產品質量存在問題,美敦力已經發布四個召回公告,在中國主動召回微型擺鋸、植入式心電事件監測器、植入式神經刺激器、腦深部電刺激延伸導線套裝等醫療器械產品。
不特殊!醫療領域反壟斷早有先例
美敦力接受處罰,事情算是塵埃落定了,但有些人有疑惑,為什么罰的是美敦力,而不是其他公司呢?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處長徐新宇表示:我們對醫療器械領域的(反壟斷)調查研究是從2013年就開始的,我們不針對任何一個外國企業,更不針對美敦力。
早在2013年8月,強生公司因涉嫌壟斷醫療產品價格,被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判定向經銷商北京銳邦涌和科貿有限公司賠償經濟損失人民幣53萬元。在該案例中,強生公司與銳邦公司簽訂協議,要求后者不得以低于強生公司規定的最低價格出售縫線類產品。
醫療領域反壟斷,國外怎么做?
我們再看看國外,面對醫療領域壟斷,各國有沒有相應處罰措施?如何防止壟斷,保護患者權益?
據央廣網報道,在德國,無論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都只有在藥店才能買到,這意味著醫院對藥品沒有定價權。此外,德國還有專門藥物價格參考法案,不過,這一法案只針對不受專利權保護的仿制藥品。
在英國,英國政府每5年制定一次“藥品價格調控計劃”,與制藥行業協商進行價格管理,企業利潤上限被嚴格控制。
而在美敦力總部所在的美國,政府不介入統一定價,允許分別定價,真正實現產業化、市場化,但由此引發的高額醫療費也讓人望而卻步。
- 104 1 孔令強:客觀看待當前債券市場違約風險
- 102 2 需求激增 鋰電池概念股進入活躍期
- 101 3 A股難發“入場券”,82家中企赴港掀熱潮
- 100 4 半年報股東榜搶先看:資金在加倉哪些公司
- 100 5 A股回暖是否可期?
- 97 6 客觀看待當前債券市場違約風險
- 97 7 從歷史數據看A股機遇
- 94 8 多部委多地推出新舉措 補短板成穩投資重要抓手
- 94 9 地緣風險及供求缺口或將繼續推高油價
粵ICP備160124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