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彥宏說有信心再贏一次:如果谷歌重返中國,你站隊哪邊?
,Google?返華這事看起來越來越靠譜了。
當然,每當有類似消息傳出,好事者們更關心的都是,Google?如果真的返華了, 百度 怎么辦?李彥宏怎么看待這事?
針對這些天愈演愈烈的傳聞,李彥宏本人罕見地在在朋友圈發聲。對于許多人抨擊“百度是占了?Google?退出中國的便宜”,他認為百度是“后來者居上”,在?Google?退出中國的?2010?年,百度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70%。
同時,李彥宏自信地表示,“希望能跟?Google?真刀真槍地再?PK?一次,再贏一次”,一副來者不拒的姿態。
不過,按李彥宏這意思,是在說上一次沒有“真刀真槍”?
說回重點,許多人認為這是李彥宏下的戰書,百度已經準備好跟?Google?開戰了。
但實際上,百度無需如此劍拔弩張,從目前?Google?返華的陣仗來看,還很難一下子顛覆百度,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對于百度來說是件好事。
Google?的返華,能很大程度上幫百度稀釋關注度,注意,這絕對是好事,中國人講究悶聲發大財。每次百度出現負面新聞時,批評最狠的,大都是那些大?V、媒體人、 互聯網 評論人,他們樂于在 社交 而媒體發聲,轉發評論的,也以年輕人,一二線城市工作的白領為主。
Google?返華,幫助百度剔除了自己的“非核心用戶”和“無價值用戶”。
而且,在達到這種效果的同時,Google?中國還很難動搖到百度的根基。
西方世界的巨頭們,進入中國市場鮮有善終者,因為中國的國情、市場、用戶使用習慣都跟他們有著太大的不同。如果不能做出徹底的改變,或者像 蘋果 那樣超越文化的領先,真的很難在這片土地上掀起太大的風浪。Uber?如是、 亞馬遜 如是,AirBnb?如是,未來的?Google?,或是可能的?Facebook?也一樣。
這就是中國市場的特殊之處,跟國際脫節,進入難度大,但是偏偏人口多,經濟增速快,誰都不愿意放棄這塊市場。
對于這點,早早抽身的李開復看得比誰都明白,2017年12月,Google?前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Google?用一個平臺服務世界,但他們發現,中國用戶的需求,跟國際市場大相徑庭。而美國公司很難滿足這些需求。
李彥宏曾多次表示,百度不是接著審查之便,占了?Google?的便宜,而是確實戰勝了對手。的確,等到?Google?退出中國時,百度的份額的確有著可觀的領先。但這絕不是技術或是內容的勝利,而是“本地化”的勝利。
網吧默認主頁都是百度,提供許多人上網的第一入口“HAO123”,在盜版時代能直接搜索到?MP3,看病就能“推薦” 醫院 ,這是百度的“本地化”。
說到“本地化”還有件趣事,曾經李彥宏談到?Google?中國失敗的原因時,提到?Google?的中文名“ 谷歌 ”就是不接地氣,想當然的表現。“谷歌”意味著“豐收之歌”,但在?Google?入華那幾年,有條件上網的人,是不會在意莊稼有沒有豐收的。
以及,不太樂觀的是,Google?返華,在一些本地化內容上,比如貼吧,知道等,依然沒法和百度正面競爭,而真正國際化的網絡內容,肯定也是被閹割掉的。,是不太現實的。
另外, 搜索引擎 在 移動互聯 網時代的重要性已經降低了,在被預裝統治的國內手機市場,Google?想提升移動搜索的份額也比較難。
Google?中國沒法動搖百度的根基,卻能幫百度轉移火力,捎帶手地還能減少些壟斷的指責,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
但我還是希望,百度能因此有些危機感。雖然?Google?“不作惡”口號的分量也越來越輕,但終究是要比百度好不少的。,等到 中國互聯 網逐漸跟國際接軌,等到新一代網民成為了社會的主力時,他們會為了自己想要的世界而投票的。
1:
谷哥
|
|
2:
百度
|
|
3:
無所謂
|
|
投票結果正在加載中.....
- 這些跟帖被點贊了
[第5樓]
[第8樓]
[第13樓]
真不怕就不用打嘴戰。俗話說會咬人的狗不叫,俗話雖然不好聽了點,但實在。
[第27樓]
[第28樓]
預計最后的結局將和這個投票結果相反,就跟股市一賺兩平七虧一樣,少數人才是贏家
[第31樓]
[第33樓]
[第34樓]
[第39樓]
發表新帖
刷新
到
頁
末頁
下一頁
上一頁
首頁
共
1
/1頁
還有更多精彩跟帖請用筆名 登錄 瀏覽
提示
確定要刪除該回復嗎?
同時將此用戶拉入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