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6日冷眼看待USDA展望報告 紡織分析
中億財經網2月26日訊
近日美國農業展望論壇預計,2018/19年度全球棉花將呈現消費大于產量,期末庫存全面下調的局面,其中美國、印度、巴基斯坦等主產棉國總產都看減(2018年美國棉花種植面積增長5.5%,但產量預計減少8%,棄收率大幅上升是主要原因);同時預計2018/19年度中國儲備棉庫存繼續大幅下降,約為2013/14年度最高點的五分之一(前提是2018年儲備棉成交與2017年相差不大)。
雖然報告對市場中期走勢偏向利好,但作為市場人士,以下幾點也需要心中有數。
其一、USDA數據大多是為美棉出口服務,年度中期及后期大幅修正、調整全球供需報告的先例并非一次、兩次。雖然2018/19年度美國棉花產量有較大幅度下滑,但出口量仍將達到1600萬包,為近13年來的高點,原因是出口供應量增加,但截至2月15日,2018/19年度美棉簽約量累計為46.2萬噸,仍有300多萬噸棉花待出口,USDA報告這個“宣傳工具”需要很好地利用。
其二、2018年北半球棉花擴種仍是主基調,單產和總產預測隨時都會變化。美國西南棉區干旱造成的棄耕率尚無定論(每個年度美棉棄耕、棄收都成為多頭炒作的題材)。從時間點來看,3月下旬前降雨都會激發農民植棉熱情;而對于印度2018年植棉面積和產量“雙降”的預測更有些偏頗,一方面棉農收益大幅高于種糧及其它農作物,另一方面政府對植棉的支持力度加大。此外,巴基斯坦國內棉價創近幾年新高,農民沒有理由2018年減種減收。
其三、即使2018/19年度儲備棉輪出成交“差強人意”,中國調整棉花進口政策的希望也不大。據中國棉花協會統計,截至1月底新疆庫棉花商業庫存量317.7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3.3萬噸,中高品質棉花的占比明顯高于前兩個年度,棉花資源仍處于中間環節,地產棉收購、加工、上市也一直“不溫不火”、轉入紡企消費端的數量僅50%左右。在供給相對充裕、內外棉價差大幅收縮的大背景下,棉花進口政策很難松動。
- 關鍵字:
1.中億財經網(http://www.bjxghh.com/)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中億財經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中億財經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中億財經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