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PVC熱點大事記 PVC出口受沖擊 橡塑分析
中億財經網12月26日訊,2017年PVC熱點大事記。
一、2017年PVC行情大起大落
2017年PVC行情大起大落。一季度,在電石供應緊張引起的成本上升和需求季節性下滑的共同作用下,PVC的價格或將呈現寬幅震蕩的走勢,運行的區間大致在6300-6800元/噸。二季度,隨著電石供應的恢復,成本支撐減弱而庫存高企的問題將會顯現,PVC的價格或將走低。三季度開始,隨著消費逐漸回暖,PVC的價格有望重拾漲勢,一路上漲,最高點漲至7600元/噸附近。四季度,雖然消費逐漸下降,但是在環保巡查的作用下,價格或將呈現震蕩下行的態勢,跌破6000元/噸后小幅反彈。
二、水俁公約正式生效PVC行業格局或生變
8月16日,《關于汞的水俁公約》正式生效,這是國際化學品領域繼《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后又一重要國際公約,中國是首批締約方之一。該《公約》要求締約國到2020年PVC單體生產每單位汞用量比2010年減少50%;在2025年之前淘汰使用汞或汞化合物的生產氯堿。我國氯堿行業迎來巨大挑戰。
我國涉汞領域主要包括氯堿行業電石法產PVC、原生汞礦、含汞電光源等。其中,氯堿行業每年耗汞占國內汞消耗量的85%。燒堿、聚氯乙烯的生產將產生大量的含汞廢酸、廢汞觸媒等,環境危害非常大。
三、18家PVC經營者實施價格壟斷被依法查處罰款4.57億元
今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接到舉報,反映部分聚氯乙烯樹脂(以下使用其英文簡稱“PVC”)經營者實施價格壟斷,聯合推高PVC銷售價格,加重了以其為原材料的下游企業成本負擔,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接到舉報后,國家發展改革委隨即開展了反壟斷調查。調查發現,18家涉案企業在2016年銷售PVC產品的過程中通過微信群多次達成了統一漲價的壟斷協議,導致PVC市場價格明顯上漲。涉案企業的上述行為已違反《反壟斷法》,國家發展改革委于近日依法對18家涉案企業處以2016年度相關市場銷售額1%―2%的罰款,共計4.57億元。
四、2017年進口量出現大幅增加,增幅22.83%
2017年國內PVC行業供應繼續穩步增加,國內價格大幅上升的同時,受美國低成本貨源影響,我國PVC進口量增幅明顯。2017年10月PVC純粉進口量為5.6萬噸,環比跌33.28%,同比漲1.70%。今年1-10月份PVC純粉累計進口量為63.9萬噸,累計同比漲22.83%。
我國PVC進口主要以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的方式進行,2013-2015年由于國內PVC市場貨源供應充裕,供大于求嚴重,國內價格逐步下跌,國外市場價格缺乏優勢,所有進口量有所回落。2015年環比雖然小幅增加,但幅度有限。2016年上半年價格仍然處于低位,進口量偏低,下半年雖然國內價格大漲,但國外需求轉淡,所以在我國以來料加工和進口加工的方式下,2016年進口量明顯回落。2017年進口量出現大幅增加,截至目前增幅22.83%,一方面是國內均價走高,美國等地貨源成本較低,另一方面地板的制品出口量好轉。
五、印度港口大罷工,PVC出口受沖擊
據印度當地媒體報道,印度所有主要港口的碼頭工人從8月18日起舉行大罷工,。據了解,代表印度主要港口碼頭工人的勞工聯合會仍未能與政府就港口管理方式變化等問題,經過長達數月的談判未達成一致。
據海關數據統計,2017年10月PVC純粉出口量為3.2萬噸,環比跌8.21%,同比跌35.65%。2017年1-10月份PVC純粉累計出口量為84.7萬噸,累計同比跌12.50%。
六、“哈維”颶風肆虐國際PVC價格上漲
熱帶風暴“哈維”自在墨西哥灣上空演變成颶風,于美國當地時間8月25日晚在德克薩斯州科珀斯克里斯蒂的東北部登陸,最終成為一場風速為每小時130英里(約合209公里)的四級颶風。后來,哈維向海上轉移,然后在科帕諾灣再次登陸,這一次成了三級颶風。這是美國自2005年以來最強大的“怪獸級”颶風,數十萬民眾被迫避難。
颶風哈維的襲擊,給美國原油以及能化領域造成嚴重的影響。而PVC行業也首當其沖受到影響。據了解,受颶風影響,德克薩斯州停產4套PVC裝置,分別屬于臺塑和西方化學。停車的兩家企業產能總共在207萬噸,占美國總產能的25%左右。
七、2018-2019年我國PVC產能將繼續增加
2013-2015年我國PVC行業整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市場調節下有效產能正在呈現逐步下降的趨勢,三年時間累計產能降幅在250萬噸左右,而在2015年PVC產量也首次出現了負增長,從2015年底開始,國內PVC供需格局逐漸恢復到了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
目前國內PVC產能已經達到了2398萬噸,2018年計劃新增產能大約是在202萬噸,如果新增產能可以如期進行投產,則2018年PVC產能將會達到2600萬噸,彼時將會成為2013年以來新的高點。
八、
2017年8月,環保部門啟動了第四次環保督查,主要覆蓋了山東、浙江、四川、海南、遼寧、吉林、新疆(含兵團)、西藏等省(市),首次入駐浙江剩環保督查對華東塑料制品生產企業自身影響較小,而對山東省當地影響明顯。據了解,企業要環評達標,需要增加環保設備、修建排放管道、配置凈化器等,對企業經營的成本抬升比較明顯,因為部分環保裝置花費較高。這次“環保督查”導致山東地區多數PVC制品企業、浙江部分PVC制品企業紛紛停產,但同時新疆、山東等地區上游企業也因石灰石或者電石原因導致當地PVC開工率下降,供應量降低。
九、“禁廢令”引發再生行業蝴蝶效應
2017年7月18日,中國正式通知WTO,今年底開始將不再接收廢棄塑料等外來垃圾。從“國門利劍”到《關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再到7月環保部打擊進口廢物加工利用企業環境違法行動,廢塑料行業一再雪上加霜,如今廢塑料進口被禁止,對大多數進口廢塑料加工利用企業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再生廢塑料行業必然要經歷一輪優勝劣汰,從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廢塑料進口被禁止,部分塑料制品的原料需求將會轉移至PP、PE、PVC等新料上。
- 關鍵字:
1.中億財經網(http://www.bjxghh.com/)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中億財經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中億財經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中億財經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