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現貨白銀,白銀的屬性及用途
一、白銀概述
白銀,具有特殊的化學性質,其價值早在公元前7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時期就開始為人們所認識。白銀在歷史上曾經與黃金一樣,作為許多國家的法定貨幣,具有金融儲備職能,也曾作為國際間重要的支付手段。中國把白銀作為貨幣歷史悠久,早在戰國時期,白銀就已作為貨幣使用。自唐宋始,銀本位制得到逐步確立,明朝起成為正式貨幣。中國的銀本位制一直持續到1935年發行法幣、取消銀本位為止。
銀元是我國歷史上白銀主要的存在形式,在國外,貨幣也一直是白銀最主要的用途。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白銀的認識及重視程度得到了顯著提高,白銀在工業、攝影業、首飾、器具、貨幣等方面都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新中國成立后,對白銀的管理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探索階段。從開始的“統購統銷”政策到2000年白銀市場放開,短短幾年間,中國白銀產量和需求成倍增長,成為世界最主要的白銀生產、消費和出口國之一。
許多領域對白銀的需求穩定增長,為國內白銀市場的不斷繁榮提供支持。
1.白銀的理化屬性
銀(Ag)是白色、有光澤的金屬。熔點961.93℃,沸點2212℃,密度10.5克/立方厘米(20℃),熔解熱為11.30千焦/摩爾,汽化熱為250.580千焦/摩爾。銀質軟,摩氏硬度為3.25度,有良好的柔韌性和延展性,延展性僅次于金,能壓成薄片,拉成細絲。1克銀可拉成1800米長的細絲,可軋成厚度為1/100000毫米的銀箔,是導電性和導熱性最好的金屬。銀對光的反射性也很好,反射率可達到91%。
銀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不與氧作用,長久暴露在空氣中,和空氣中的硫化氫化合,表面變成黑色,形成黑色的硫化銀。常溫下,鹵素能與銀緩慢地化合,生成鹵化銀。銀不與稀鹽酸、稀硫酸和堿發生反應,但能與氧化性較強的酸(濃硝酸和濃鹽酸)作用。
銀不會對人的身體產生毒性,但長期接觸銀金屬和無毒銀化合物會導致銀質沉著癥。
銀在地殼中的含量很少,僅占1×10-5%,在自然界中有單質的自然銀存在,但主要是化合物狀態。從銀礦中提取銀采用氰化法,即用稀氰化鈉處理硫化物礦,銀轉化為可溶性的銀氰化鈉,加入鋅粉,還原成銀。大約有75%的金屬銀來自銅、鉛冶煉中的陽極泥,它用濃硫酸處理,可轉化為硫酸銀,再用銅將其還原為金屬銀。含銀較多的還有廢定影液,可先將其中的銀沉淀為硫化銀,然后用鋅粉置換得金屬銀。進一步提純需要用電解精煉。
2.白銀的主要用途
白銀作為貴金屬主要用于工業、攝影業以及首飾、銀器和銀幣的制作。白銀的多功能性使得它在大多數行業中的應用不可替代,特別是需要高可靠性、更高精度和安全性的高技術行業。
白銀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在電子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在導體、開關、觸點和保險絲上。白銀還可用于厚膜漿料,網孔狀和結晶狀的白銀可以作為化學反應的催化劑。
銀的化合物鹵化銀,用于生產感光膠片。硝酸銀用于鍍銀,可制作銀鏡。碘化銀用于人工降雨。
白銀首飾和銀器具有良好的反射率,磨光后可以達到很高的光亮度。除了裝飾、美化的作用外,我國古代人還使用銀器來檢驗毒物。銀接觸某些毒物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一種化合物,這種化合物顏色與銀的銀白色有所區別,由此判斷是否含有毒物。
銀幣曾經作為銀本位制國家的法定貨幣,盛行一時。但隨著貨幣制度改革、信用貨幣的產生,銀幣逐漸退出了流通領域。目前,鑄造的銀幣主要是投資銀幣和紀念銀幣。
此外,銀離子和含銀化合物可以殺死或者抑制細菌、病毒、藻類和真菌,反應類似汞和鉛,但目前背后的原理仍未解開。因為它有對抗疾病的效果,所以又被稱為親生物金屬。
3.白銀的分類及檢驗
白銀主要存在于銀礦石、銀精礦、粗銀和純銀產品中。
(1)銀礦石
銀在自然界的含量是很低的,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為1×10-5%,按地殼中元素的分布情況仍屬微量元素,僅比金平均高約為20~30倍。銀礦資源為獨立銀礦和伴生銀礦。銀的礦物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銀的工業礦物主要有自然銀、輝銀礦、硫銅銀礦、銻銀礦、脆銀礦等。雖然銀的工業礦物不少,但它們卻很少富集成單獨的銀礦床,通常是以分散狀態分布在多金屬礦、銅礦及金礦中。銀產量的一半以上來自多金屬礦的綜合回收。
分析化學中所有的測定方法都已應用于銀的測定,包括重量法、滴定法、光度法、熒光法、化學動力法等,其中以原子吸收光譜法優點最為突出。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銀靈敏、準確、快速、簡便、干擾少,因此,在礦石中銀的測定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銀精礦
銀精礦為有色金屬工業生產過程中的中間產品,確定銀的品位及相關元素的含量對銀精礦供需雙方的交易和生產工藝流程的確定有著重要的作用。主要測定元素除銀外,還有金、銅、砷、鉍、鉛、鋅、硫、鋁和鎂。
目前,銀和金含量的測定,主要采用最經典的火試金重量法,一般都進行二次試金回收;銅含量的測定,高含量的采用碘量法,低含量的采用原子吸收光譜法;鉛和鋅的測定,高含量的采用EDTA滴定法,低含量的則采用原子吸收光譜法;砷含量的測定,采用溴酸鉀滴定法,低含量的采用原子熒光光譜法;硫含量的測定,采用硫酸鋇重量法和燃燒中和法;鉍含量的測定,主要是原子熒光光譜法;鋁的測定,有光度法和EDTA滴定法;鎂的測定,一般采用原子吸收光譜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先進的分析測試手段和方法已應用到銀精礦的分析測定中,如ICP-AES、ICP-MS和XRF等方法。這些檢驗方法同樣也適用于粗銀和純銀的檢驗。
(3)粗銀
粗銀主要指銀含量為30%~99.9%的礦銀、冶煉初級銀產品以及回收銀。由于粗銀所包含的范圍比較廣泛,導致了該產品品種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粗銀除了那些成分比較單一均勻和已知品質的回收銀產品可直接利用之外,其他的通常需要通過提煉、濃集成相應有利用價值的金屬元素之后才能利用。
粗銀中的礦銀、冶煉初級銀、回收銀這3個主要組成部分所含成分具有相當的復雜性,除了與銀共存的多種貴金屬成分以外,還含有大量的有回收價值的金屬、非金屬、化合物等物質。另外,由于其品質的跨度也挺大,既有銀的濃集物、貨幣銀等,又有品質相對較低的各類礦銀和工業中間產品等。
(4)純銀
純銀是指由各種含銀原料生產的、銀含量在99.90%~99.99%的銀。純銀主要應用在照相、化學試劑、化工材料、醫藥、電子工業、裝飾、珠寶和銀制品等各行業,在貨幣制造和紀念品制作業中也占不小的份額。
二、白銀的礦物
銀在自然界與金通常以姐妹礦形式存在。大銀礦常存在于古老的變質巖中,中生代和新生代(距今6000萬年)的火山巖地區也有大銀礦發現。世界上約2/3的銀資源是與銅、鉛、鋅、金等有色及貴金屬礦床伴生的,1/3是以銀為主的原生銀礦床。
白銀的主要礦物:銀主要以礦物的形式存在,少數以類質同象進入其他礦物晶格中。到目前為止,發現有獨立銀礦物117種,主要以輝銀礦、角銀礦為主,其中自然元素及金屬互化物9種,碲化物、銻化物、硒化物、砷化物23種,硫化物11種,硫鹽類60種,鹵化物10種,硫酸鹽兩種。
-
新手投資白銀應該怎樣規避風險?
行情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新手炒白銀應該如何規避風險?...
-
美國CPI為什么會影響金銀價格?
美國的通漲率最容易左右黃金和白銀的變動,因為金銀是以美元標價的,而美國通過也會影...
-
初學者應該如何炒白銀,買跌又是怎樣的操作?
很多投資者聽到跌這個詞,就嚇得不行。不過炒白銀過程中的買跌可不是真正的跌!...
-
是什么導致了白銀價格暴跌?注意防患于未然!
白銀投資者,只有搞清楚白銀暴跌的原因,適時變更自己的交易策略,把損失降到最低、收...
版權所有 @2010-2012 白銀投資網(銀投網) 滬ICP備15014470號-14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