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股上市迎來25周年 給香港金融市場帶來了什么
H股上市迎來25周年 給香港金融市場帶來了什么
2018年7月,H股上市迎來25周年。經過25年的發展,H股如今在香港市場扮演著重要角色。與此同時,近幾年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逐步加深,促進了內地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增強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1993年7月15日,青島啤酒成為首家發行H股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H股的上市之路,是內地企業走向國際資本市場之路,同時也是香港資本市場服務內地的體現。
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會長、交銀國際董事長譚岳衡認為,香港融資市場正是憑借創新,在歷史大潮中抓住機遇、脫穎而出。首家H股青島啤酒、首家紅籌股中信泰富,在上世紀90年代初以創新帶動了香港資本市場的發展。
上世紀80年代末,香港聯合交易所面對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拓寬上市企業來源。另一方面,中國內地的國有企業隨著市場經濟發展,開始壯大,但也缺乏外匯以引進最新的技術、企管人才和進行企業改革。經過內地和香港各有關機構兩年多的努力,在內地尚未有公司法和證券法的情況下,兩方設計了擬在港上市的國企公司章程內的必備條款,使其達到香港公司法的要求。
經過25年的發展,H股在港股市場上占重要比重,提升了港股的交易量,增加了香港資本市場在全球的競爭力。截至2018年6月底,H股數目由1993年的6家增至256家,市值也由182億港元上升至超過6.43萬億港元。
繼H股之后,其他在港上市內地企業也迅速增長。截至2018年6月底,共有1085家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包括256家H股、164家紅籌股和665家內地民營企業;內地企業市值占香港證券市場市值超六成,內地企業成交金額占股份成交金額超八成。
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倫表示,沒有國企來港集資,香港的資本市場不可能在國際上有今天的地位。與此同時,內地企業在港上市為內地企業提供可自由兌換的發展資金,幫助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透明度,真正令內地和香港達致雙贏,也是“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最佳例子。
“H股上市,本質是將內地經濟的發展活力引入香港資本市場,不僅為香港市場創造多樣化的投資機會,更會長期吸引全球投資者深耕于香港股市。”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說,這賦予了香港市場相對于紐約、倫敦、東京、新加坡等競爭對手的比較優勢,驅動香港從區域性金融中心發展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
25年間,H股上市為香港資本市場釋放了雙重紅利,深刻改變了香港金融體系的格局,提升了香港資本市場的競爭力。
。史美倫表示,改革開放為香港資本市場提供了快速發展的機會。國企來港上市令國際投資者對香港市場注目。在此同時,,使香港市場逐步國際化。
H股有利于鞏固香港金融體系穩定性。程實認為,金融危機以來,大量內地優質企業以H股形式赴港上市,不斷創造出具有吸引力的港幣資產,有力提振港幣的多樣化需求,緩解了港幣融資需求過度依賴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問題,成為了港幣幣值的“穩定錨”之一,進而支撐香港金融體系的長期繁榮穩定。
- 488433 1 融資租賃香港IPO : 已上市12家 4家正在上市處理中
- 89225 2 河南房企7年資本路:新加坡、香港兩地上市無融資
- 4163 3 勝利證券港股上市:袖珍融資5315萬元 股價僅有1.1元
- 1680 4 港交所(00388):IPO集資額已超過去年全年 下半年市場具挑戰性
- 1289 5 H股上市迎來25周年 給香港金融市場帶來了什么
- 793 6 民辦教育審批或將簡化,港股教育股數百億市值蒸發
- 62 7 不一樣的港交所 營收凈利均創新高
- 17 8 三交易所就同股不同權公司納入港股通達成共識
粵ICP備160124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