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經常損益產生“魔法” *ST新能上半年實現扭虧
*ST新能8月9日晚間發布中期業績報告稱,2018年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5.62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06億元;營業收入為7.24億元,較上年同期減43.72%;基本每股收益為0.4362元,上年同期虧損0.0878元。
雖然一筆約6億元的非經常損益才是公司業績扭虧為盈的核心原因,但是大股東華能能源交通產業控股有限公司卻已經開啟連續增持模式。繼一季度增持419萬股后,二季度再度加倉超過2000萬股。
據公司在中報中表示,2018年是公司轉型發展、扭虧為盈的關鍵年,是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攻堅之年。報告期內, 公司實施重大資產出售,將原有電力、煤炭業務及上市公司母公司相關資產和負債出售,保 留盈利能力較強的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以及盈利能力穩定的電線電纜業務,有效降低了公司 的經營負擔,產業結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公司未來將向大宗商品供應鏈集成服務方向發展, 重點發展冶金、能源、工程配送、備品備件四方面供應鏈業務,在物流倉儲平臺、電商交易 平臺、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三個主方向進行布局和建設。
根據此前*ST新能發布的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半年報盈利5.5億元—6.3億元。本次5.62億元的歸母凈利潤規模,接近此前預告的下限。
*ST新能已經連續兩年虧損,為了謀劃轉型,2017年收購了三處房地產資產;并且剝離占比近九成且虧損的發電和煤礦資產,僅保留電纜及此前注入的房地產業務,最終將公司定位為華能集團整合物流業務的上市整合平臺。其中,2018年一季度,*ST新能向華能泰山電力出售資產,獲收益約6億元。正是這筆非經常損益,完全覆蓋了公司主營業務的持續連虧。
*ST新能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實施重大資產出售,將原有電力、煤炭業務及上市公司母公司相關資產和負債出售,保留盈利能力較強的產業園開發運營業務以及盈利能力穩定的電線電纜業務。
業績回暖之下,大股東開啟連續增持模式。半年報顯示,華能能源交通產業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數量已經達到1.85億股,而在一季報時,持股數量僅為1.64億股。
8月9日,*ST新能還發布2018年三季報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8年1月份至9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4億至5.72億,同比變動195.70%至198.81%,電力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92.11%。
粵ICP備160124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