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億利潔能擬16億收購化工資產 上市公司掘金煤制乙二醇
“油到絲,絲到衣”,作為聚酯領域的上游,乙二醇產品的國內需求量巨大。國內乙二醇表觀消費量全球第一,但進口依賴度超過六成,主流技術及成本落后于海外。
由于成本及技術發展的變化,國外“油制乙二醇”的地位正在被國內“煤制乙二醇”追擊,近年眾多A股上市公司布局可見一二。近日,億利潔能宣布擬投資16億元收購關聯方培育多年的煤制乙二醇項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相關人士處了解到,此次收購的兩家企業中,首要標的資產是鄂爾多斯市新杭能源有限公司煤制乙二醇項目,另外一家企業鄂爾多斯市億鼎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則是與新杭公司聯系緊密的供應商。
試圖借中國“富煤”帶來的成本優勢奪回乙二醇市場的企業并不鮮見。從近年來投資煤制乙二醇的企業產能來看,新杭公司運營的第一期乙二醇項目產能達60萬噸,超過另一家上市公司華魯恒升50萬噸項目規模。
擬16.34億元收購乙二醇資產
億利潔能8月13日公告顯示,擬以現金方式向控股股東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收購億鼎公司60%股權,向西部新時代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其持有的新杭公司75.19%股權。西部新時代也是億利潔能的關聯方,億利潔能持有西部新時代35%股權,億利集團持有西部新時代15%的股權。
此次收購以賬面凈資產為轉讓依據,新杭公司經審計的凈資產為9.1億元,億鼎公司經審計的凈資產為15.84億元,按照股權比例計算即新杭公司相應股權收購價格為6.8億元,億鼎公司相應股權收購價格為9.5億元,合計16.34億元。
新杭公司是乙二醇項目的經營主體,這意味著若收購成功,上市公司將首次注入乙二醇業務。縱觀億利潔能的多次資本運作,其看重的資產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大股東層面培育成熟后籌劃注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新杭公司已在西部新時代“孵化”了多年。
一份債券評級報告顯示,億利潔能截至2017年3月末對外擔保金額14.5億元,占期末凈資產的比重為9.63%,均無反擔保措施,其中對新杭公司擔保金額合計13億元,對西部新時代擔保金額1.5億元。
作為新杭公司的主要控股方,西部新時代主要從事乙二醇和甲醇等化工產品產銷及貿易業務,該公司2015~2016年利潤總額分別為-78.15萬元和242.26萬元,側面說明當時新杭公司盈利水平較低,當時評級公司認為其面臨一定或有負債風險。
新杭公司因經營資金需要先后兩次向租賃公司申請融資租賃,億利潔能都參與了擔保,而兩項擔保期限被協商延長16個月至2020年1月份。相關信息顯示,這一融資租賃目的是為滿足年產60萬噸乙二醇項目一期工程項目建設的資金需要。相關人士向記者確認,此次收購的資產主要內容正是這一60萬噸項目。
新杭公司的一個重要供應商正是億鼎公司,億鼎公司項目產生的一氧化碳和氫氣都為新杭公司生產所需,氮氣則又可制成碳基復混肥供關聯方土地修復業務用。
記者了解到,由于億鼎公司是億利潔能的關聯方,又是新杭公司的供應商,若單純收購新杭公司,將導致上市公司未來形成大筆關聯交易,為公司業務獨立性留下隱患。香頌資本的沈萌告訴記者,上市公司要求“三獨立五分開”,具有獨立的生產、銷售、供應系統。
油價上漲煤制乙二醇受追捧
2015年、2016年經營情況不佳的西部新時代2017年凈利潤達到6680萬元。新杭公司2017年凈利潤為5815萬元,截至2018年5月31日凈利潤達到了1.42億元,增長迅速。
記者了解到,億利潔能選擇在此時收購新杭公司的背后有多重因素。一方面,新杭公司已經產生了一定盈利成果;另一方面,就市場而言,記者了解到,乙二醇是進口依賴度較高的國內剛需原料,中國表觀消費量全球第一,但超過六成都依賴進口。
另外,全球乙二醇產品的主流是“油制乙二醇”。上述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由于油制乙二醇技術成熟,成本通過技術降低的空間已經不大,而油價近兩年的上漲為國內憑借富煤優勢推廣“煤制乙二醇”技術創造了條件。
世貿咨詢網相關報告指出,國際上乙二醇的工業生產一般采用乙烯法,但由于石油價格震蕩起伏居高不下,增加了生產乙二醇的原料成本,令我國乙烯法乙二醇的發展舉步維艱。不過,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我國加快了非石油路線乙二醇技術的研發,“2016年開始,隨著煤制乙二醇工藝的逐步改善,項目運行的穩定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中信證券研究認為,我國乙二醇在供應端產能缺口巨大,2017年缺口為800萬噸,目前自給率僅40%,未來幾年雖然有200萬~300萬噸的產能規劃建設,但實際增量有限。
試圖借中國“富煤”帶來的成本優勢奪回市場的企業并不鮮見,比如華魯恒升2016年起就開始加速建設50萬噸/年乙二醇項目,8月份公告表示項目建設已經進入后期。
近兩年,從焦炭跨界的美錦能源,放棄48億元合成氨聯產尿素項目轉向乙二醇項目的遠興能源也都是這一趨勢的明證。
粵ICP備16012416號